
31条措施标志两岸发展飞跃性进步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教授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对台工作的主要成果,突出的一点是在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上,稳住了两岸关系大局,稳定了台海局势。
殷存毅说:“对于未来,总理指出要在继续坚持'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原则的基础上,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这可以说集中地反映在前几天刚刚公布的31条措施中。31条措施其中有12条是针对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为台资企业开放产业领域,降低成本,必然会促进两岸经济的深化交流与合作。开放'中国制造2025',让台湾的企业可以参与大陆的政府采购,可以参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这些无疑都给台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所以31条措施是暖人心的,而且是实惠的。”

殷存毅强调,31条措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把台湾同胞当一家人来对待,完全充分地享受大陆的同等待遇,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是一大飞跃性的进步。
同等待遇
首要落实18位台胞证
广东省河源市台商协会会长刘国瑞同样关注31条新出台的惠台措施,刘国瑞表示,新31条遍及领域之广,优惠之多,超乎期待,已经逐步接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为台湾同胞在各方面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而接下来首要工作,就是尽快推行18位的二代卡式台胞证,刘国瑞认为,这是提供两岸同胞同等待遇的最大关键。

刘国瑞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同等待遇就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延伸,串联了19大以來的对台工作方針,同時也是政府对台政策信心的展现。只要好好地把31个惠台措施执行彻底,两岸接近统一的条件,会更加成熟。
共同努力
促两岸关系春暖花开
台籍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说,由于民进党当局不认同“九二共识”,推进“去中国化”,使得目前两岸关系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为此,两岸民众要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期望。他说,两岸关系春暖花开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的努力,共同担当民族的大义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台籍全国政协委员张嘉极先生会后还在一遍遍细细研读政协工作报告,在他看来,今年的涉台论述,略有减少,这与2016年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停摆不无关系。他表示,“九二共识”是底线,绕开这个,一切免谈。这是“硬”的一手。但是“两岸一家亲”理念是大陆对台政策,所以才有了之前31项惠台政策的出台,这是“软”的一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由两岸同胞一同完成。

希望台生求学更便利
两岸共享“互联网+”
而在台湾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不少台籍代表也建言献策。台籍代表陈军提到,大陆的艺术高校招生门槛比较高,学费及专业成绩要求很高,希望未来降低台籍艺术生在陆求学的门槛,扩大奖学金名额,同时,她还希望大陆优秀艺术院校加强在台湾青年学生中的宣介力度,吸引更多台生前来就读,并增强他们对大陆的了解。

台籍代表陈云英表示,从事教育研究的她,对“网络流量降费”十分关心,她认为如果流量费用降低,两岸的贫困人口就可以一起享受到网络信息知识,这也会让今天所提倡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得到高质量发展。

【打印】 |